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

微觀的對錯與宏觀的是非

今年馬季開鑼的日子較往年早一些,8月未完,就要根據新的變化更新程式、重整資料庫,準備迎戰新賽季了。雖然統計指標顯示,要從馬場贏錢是一年比一年困難,但對於新賽季還是不太悲觀。

不悲觀是因為對自己所處的位置很清楚。可以確定的是,自己贏不了專業的集團,也贏不了統計系的教授。所幸的是自己也並非處於食物鏈的最低端,只要遊戲的參與者之中還有拿份馬經蹲在投注站門口的老伯、或在茶餐廳“頭顎顎”望住部電視的大叔,和一大批根據電視、電台、馬經貼士下注的馬迷,贏面還是不低的。

池某當然不會當面挑戰那些老伯和大叔,一來,他們是米飯班主;二來,他們當中真的不乏藏龍臥虎之輩,有的對每一匹馬的資料熟悉得如數家珍,有的一眼就能看出哪匹馬有火、哪匹馬狀態不佳。更重要的是,他們都曾有過引以為傲的往績,一遇到質疑,即能拋出自己在哪年哪月哪日有過哪些經典之作,鎮住陣腳。

那些讓他們自豪的往績,給了他們繼續玩這個遊戲的信心、動力和熱誠,也是他們至今仍然蹲在投注站門口的原因,亦使他們一直以為自己眼光獨到、成功在望。偶然一次不大不小的收獲,更能加強他們的自信,即使這樣的收獲並不能追回之前所輸掉的損失。

他們從不會懷疑自己的眼光和方法,只會將不太如意的結果,和成功在望的目標遲遲未能實現,歸咎於運氣、騎師的發揮、馬匹走位意外等等。因此,他們也從不會反省,為什麼一年又一年,他們仍要蹲在投注站門口?

從單一的微觀的角度來看,他們也許沒有錯,甚至是其中的表表者,他們或者真的有能力找出狀態最好的馬匹,又或者通過分析計算揀中實力最強的馬匹。



不過,從整個遊戲的宏觀角度來看,狀態最好的馬匹,並不一定能就贏;實力最強的馬匹,也未必就不會輸;甚至買中了勝出的馬匹,也不一定就能贏到錢。要玩贏這個遊戲,並不在於有多高的命中率,也不在於中過幾只冷門,而是必須在大數法則之下保持優於大眾。哪年哪月哪日哪些經典之作,除了打打嘴炮贏贏牙骹,根本無助於整體身家的增長。一年又一年之後,自己的身家幾許,無法自欺欺人。

投資如打仗,玩的是排兵佈陣的遊戲,鬥的是陣法的完整、武器的精良,而不是個人在個別項目武功的高低。要贏,把握好個別指標是necessary condition,建立完整的投資系統才是sufficient condition。

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戰場中,最怕是遇上比自己更強的陣法和更powerful的武器,最開心的是遇上自吹武功高強的義和團式莽漢,雖然以一大堆statistical models去對付手無寸鐵的老伯和大叔看似恃強凌弱、勝之不武,但既然他們自稱是武林高手,贏他們的錢倒也沒有太多的罪疚感。

醒目的讀者看到這裡應該不難察覺,把上面文章中“馬匹”二字換作“股票”,同樣是成立的,而且很可能更容易聯想到自己熟悉的老伯和大叔。

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

股票+股票 VS 股票+現金

前幾篇文章談到投資中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,第一種,對於有edge的股票,盡可能分散地買,可以把Expected Growth推到最大;第二種,一注獨贏於盈利率與虧損度之比懸殊的股票,也能令資本的增長速度達至最快。究竟以一注獨贏之“矛”,對分散投資之“盾”,何者更優勝呢?那就帶著矛盾再研究吧。

一注獨贏好還是分散投資好,不僅是片面和主觀的方法之爭,把背後的條件和理據弄清楚、搞明白,對具體的操作也很有現實意義。如果可以順利解決什麼時候選擇“股票+現金”組合較有利,什麼時候選擇“股票+股票”組合較有利,也就可以間接回答Wanderer師弟所提出那條看似無從入手的難題:同2800做rebalance,用現金好,還是reits、公用股的組合好?

首先探討一下“股票+現金”組合,再次搬出最優化資本分配公式:
f = p/a – q/b
其中,f是投入資本的最佳比例,p是盈利的機會率;q是虧損的機會率;a是虧損幅度;b是淨盈利率。
相對應f這個比例,其最快增長速度,g = p*ln(1+f*b)+q*ln(1-f*a)

為了方便比較,選用上文例子中股票A的條件,假設輸贏概率都是固定的(例子中都是0.5),expected value也是固定的(例子中是0.6),這樣,就可以得出盈利率與虧損幅度之比對資金增長的影響了。

而且,因為expected value = p*b-q*a,在這個例子中p和q都為0.5,而expected value又是固定,即(b-a)是固定的,故只需考慮只其中一個變量就夠了。在一般沒經槓桿操作的賭局或股票中,虧損幅度,即a,只會處於0與1之間,所以選取a來比較會更便於解釋結果。把0<a<1代入g,就可看到“股票+現金”組合相對於虧損幅度的資金增長變化,如下圖:



現在考慮另一種選擇,“股票+股票”組合,不保留現金,把資金平均分配於兩只條件一樣但可能升跌不同步的股票A和B。同樣假設股票A和B都符合上述例子中的條件,每一輪投資不外乎四種結果:

第一種:1/4機會,A升B升,資金的收益變化是:1+0.5*b+0.5*b

第二種:1/4機會,A升B跌,資金的收益變化是:1+0.5*b-0.5*a

第三種:1/4機會,A跌B升,資金的收益變化是:1-0.5*a+0.5*b

第四種:1/4機會,A跌B跌,資金的收益變化是:1-0.5*a-0.5*a

所以,每一輪的資金增長就是:

g = 0.25*ln(1+b)+0.5*ln(1+0.5b-0.5a)+0.25*ln(1-a)

同樣把0<a<1代進去,得出“股票+股票”組合相對於虧損幅度的資金增長變化,如下圖:



想知道“矛”厲害一些,還是“盾”厲害一些,把上面兩幅圖疊起來就一清二楚了:



原來真是各有千秋,a很小,即風險很低時,一注獨贏的“股票+現金”組合(藍色線)佔盡上風;a很大,即風險很高時,也是“股票+現金”組合佔優;中度風險時,則是“股票+股票”組合(紅色線)較優。

實際操作中雖然各項參數不盡相同,但面對不同的風險程度時優化資本配置應是離不開這個大範圍的。而風險對於資本配置的影響,正正是大多數人的決策盲點。

習慣上,投資者普遍會以預期收益來主導決策,很少反過來根據風險作決策,即心存僥幸,不作最壞打算。例如收租仔加按再加按,喊一句gogogo,就以為樓價只會升不會跌;又如財演大師買完股,跳一part求雨舞(魔術師語),就幻想a=0可以不用理會。恐怕最後真是要自求多福了。

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

一注獨贏買乜乜

上文談及,老同學IT人以全倉一注獨贏曾取得年純利過千萬的佳績,但若攤長到十年來看,IT人的成績並不算非常突出,是什麼原因呢?是選股問題、操作問題,還是方法問題?很值得探討一番。

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,怎樣的股票,或說滿足什麼條件的股票,才“值得”全倉一注獨贏?又要找回那條最優化資本分配公式:
f = p/a – q/b
其中,f是投入資本的最佳比例,p是盈利的機會率;q是虧損的機會率;a是虧損幅度;b是淨盈利率。

先考慮a>=1,q>0的情況,則f = p/a-q/b < p/a < p < 1;這個結果說明了,只要有機會輸爆廠,那怕機會非常非常小,都是不能全倉一注獨贏的。

於是就可以把範圍收窄了。同時還可以看到,要f足夠大,達致全倉或非常重倉,另一個條件,是要p與q之比或b與a之比很懸殊才行。這樣的表述有點囉嗦和抽象,但能否簡單地理解為只買盈利率高的,或只買機會大、贏面高的,或結合兩者以expected value的大小來決定呢?

把上述算式通分母,得出:
f = (p*b-q*a)/(a*b)
分子的p*b-q*a,實際上就是expected value,假設為E,得出:
f = E/(a*b)

這樣就比較好理解了:第一,只有expected value為正數時,才值得投入注碼;第二,expected value越大越好,但同時不能忽略a*b的數值;第三,若expected value差不多,則a*b越小越好。

舉個例子,假設有三只股票,目前的股價都是1元:
股票A:有一半的機會升至2.6元,一半的機會跌至0.6元。
股票B:有一半的機會升至3.0元,一半的機會跌至0.2元。
股票C:有六成的機會升至3.1元,四成的機會跌至0.1元。

無論以盈利率來選擇、以機會率來選擇,還是以expected value來選擇,無疑都是股票C最凸出。實際上是否如此呢?代入公式算一算就清楚了。

股票C的expected value,E = p*b-q*a = 0.6*2.1-0.4*0.9 = 0.9
最優投資比例,f = 0.9/(2.1*0.9) = 47.62%
相對應f這個比例,其最快增長速度,g = p*ln(1+f*b)+q*ln(1-f*a)
即,g = 0.6*ln(1+0.4762*2.1)+0.4*ln(1-0.4762*0.9) = 19.2%

同樣地針對股票A和股票B算一遍,得出各自的E、f、g,見下表:



意外吧,最值得“重錘”且能令資本增長得最快的股票,並不是股票C,而是盈利率、機會率和expected value都是最低的股票A。股票B的機會率和expected value雖然都和股票A一樣,且盈利率更高,卻是最差勁的一只。

演算的結果說明了,只看某個或某些有利條件,很容易會揀錯股、買錯貨;要找出值得全倉一注獨贏的股票,更不容易;要長期成功,是難上加難。

在實際操作中,和賭波賭馬一樣,注碼的分配還有方法可依,真正令人頭疼的是expected value的估算,難中之難的是,股票每次價格變動後,a、b、p、q這些變數都是會隨之而變動的,根本無從掌握。

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

一年贏一千萬

日前和老同學IT人食飯聊天,從工作談到家庭、談到“湊仔經”,最後話題落在股票投資。IT人問:“你知道我戰績最好那年贏多少錢嗎?”然後自問自答:“一千萬。一年,net profit。”

IT人是逗份人工的普通打工仔一名,他還自謙只是基層員工,連中層管理人員都不算。池某也見過有朋友靠份人工起家,一步步累積炒至千萬倉,這並不是什麼奇聞,但說一千萬元僅是一年的純利,聽起來就點驚人了,不能不問個究竟。

IT人分享他的觀點,打工仔要累積7位數字的資產,可以靠份人工、靠儲蓄,但想把身家推上8位數字,就不能不靠投資。同樣,要把身家由一球打上十球,不可能靠那丁點股息,或去追逐跑贏指數幾個百分點,一定要瞓身爆發力最強的股票,食盡爆炸性增長的一段,隨即換馬食下一只。

他認為,每一間公司面對的經營問題都不一樣,不能用同一套標準去分析兩只股票,更不能只看一兩個指標就買一堆差不多的股票。若以不同的全套標準去持有多只股票,會令自己非常辛苦,應接不暇;若只看某些指標就買多只類似的股票,總會有一些升唔起的,拖累整個倉的爆發力。

所以他的做法是做足功課,仔細分析,千挑萬選,找出最值得持有的那只股票,全倉買進,持有至找到更值搏的,再全倉換馬。過去十多年,他由幾十萬贏到過百萬,到幾百萬,到過千萬,主要是靠先後持有的三只股票而已。


長期保持一注獨贏,最大的問題是伴隨著高增長的極大variance,令整個倉大幅波動,起伏不定。IT人對此則早有心理準備,他的人工已足夠生活所需和養妻活兒有餘,沒有後顧之憂,一年多幾球少幾球的波動並不影響生活質素,故能處之泰然,未感壓力。

聽完IT人的介紹,大致清楚其操作方法了,簡單地說,就是承受大波幅搏取高增長,若所截取的一年剛好是大幅向上的一年,成績會顯得很勁爆;若是攤長到十年八載來看,雖然也算得上是好成績,但並不算很驚人。

從離開校園踏入社會頭幾年,一般打工仔的身家差距基本上就是人工的差距,淨資產大概就是半球與一球之差,人工特別好的可能有兩球。從現在倒看十年前,與池某同輩的同學和朋友,當年大多數都是處於這個水平之間。儘管大家選擇的路向不一樣,有的只買股不買樓,有的只買樓不買股,有的先買股後買樓,有的先買樓後買股,到十年後的今天,大部份的淨資產都有十球八球左右,也有一些達到十一、二球,人工的差距對資產多寡的影響反而不太明顯。

如果說這就是過去十年環境所造就的“大市”,不難發現那些與“大市”同步的朋友,都有一些鮮明的共同特點:他們都是工作認真、生活投入、對家人負責之人,資源分配都是以滿足自己和家人生活及能力發展所需為優先,不會以投資為主導,更不會理會什麼“被動現金流”、“財務自由”之類的述語,只要把資產規模發展到足夠大,“財務自由”只是隨時都可作出的選擇而已。

反觀少數跑輸“大市”的朋友,也有一些很明顯的特點:他們大多數會很偏執地非常信任某一只基金、某一只股票或某一套選股方法,平時的話題離不開“冧把”,離不開“財務自由”之說,對很多“冧把”如數家珍,卻沒從任何一個“冧把”贏過足以“自由”的大錢;他們經常與指數比較回報率,但一年一年過去,身家只是隨著指數浮浮沉沉。十年過去了,即使對比已經很明顯,他們仍會堅信自己的一套,而把別人的成功視為運氣,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某個藉口。

再過十年,又會如何呢?結果是不言而喻的,更何況,現在的起跑線已經大不一樣了。

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

你有幾多斤兩?

中學與小學的其中一個分別,小學的課本是上下學期分開買的,中學的課本是一次過買全個學年的。女兒周遊列國未返,買書的事,自然是由池某這個怪獸家長代勞了。天時暑熱,真是苦差一件,雖然真正的體力勞動只是從樓下拿回家這段短短的路程,也搞到身水身汗。

書單上的教科書連作業加上補充讀物,一共有30幾本,還差幾本未買全。把搬回來的戰利品疊起來,高度已超過1呎;放上磅秤一秤,12kg。雖是過來人,想像一下小怪獸要在一年時間內把這堆東西塞進小小的腦子裡,然後再準備啃噬一堆更厚重、更困難的新書,年復一年,還是覺得怪怪的。

古人把學識廣博之人稱為學富五車,聽起來有些誇張。然而,現在一個學生從認圖認字之初開始涉獵的書籍,一年一年下來,教科書加上課外讀物,無論是體積還是重量,加起來還真不是個小數目。本地話用“有幾多斤兩”來形容一個人的能耐,看來還是頗貼切的,從讀書多少來看學識,真是可以“斷斤秤”。

花錢、花時間、花精力去學習那麼多知識,是否值得呢?有大師級人物如查理芒格者,苦心鑽研幾十門跨學科知識;又有人如魔術師者,乜都讀一餐,追求“周身刀張張利”;也有另類“大師”者,認為一兩本“經書”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,加減乘除以外的知識,都是多餘的。若“大師”所言正確,那十幾年的基礎教育,只讀“經書”一科就夠了,讀什麼數理化什麼文史地,不是浪費時間嗎?

學一門知識好還是多學幾門好?用一種決策方法好還是用多種決策model好?持有一只股票好還是多幾只股票好?假設股票是可能獲利可能虧損的,model是可能有效可能無效的,知識是可能有用可能無用的,這三條問題就變得很相似了。

要“量度”知識的效益,先要將之量化。古語云,開卷有益。不妨就將“益”視為edge。這樣,學習知識的效益就可以“計算”,問題也變得有趣了。如果有一門知識,有60%的機會學得成,學成後可令自己功力倍增,但有40%機會學不成,一無所獲。那應該花多少精力去學習這門知識呢?很簡單,代入Kelly calculator一算就有結果了,20%。


好了,如果有多一個條件相同的選項,讀多一科好,還是專注讀死一科好?再代入Kelly calculator算一下,得出的最優比例是投入32%的精力,平均分配於兩科。留意左下角的Expected growth,由讀一科的2.034%增加到4.1093%。


這個Expected growth是什麼意思?上述的例子,讀書也好,股票也好,且統一稱之為一個game(賭局)。回顧之前文章所介紹的最優化資本分配公式:
f = p/a – q/b
其中,f是投入資本的最佳比例,p是盈利的機會率;q是虧損的機會率;a是虧損幅度;b是淨盈利率。
相對應f這個比例,其最快增長速度g = p*ln(1+f*b)+q*ln(1-f*a);
而每賭一次,資金的平均增長就是那個Expected growth = e^g-1;
(打算式太麻煩了,證明的過程就留待搞學術的人去研究吧。)

如果所有選項條件相同,像考DSE一樣讀夠八科,結果會怎樣?Expected growth增至17.4784%。


那些“大師”看到這裡肯定會唔忿氣:既然條件都一樣,使乜咁麻煩,重錘其中一科咪一樣?那就試試吧,假設重錘50%的精力於其中之一科好了,結果是:
g = 0.6*ln(1+0.5)+0.4*ln(1-0.5) = -0.03398
Expected growth = e^(-0.03398)-1 = -3.341%

非但沒有得益,更是負增長,死未?!這也說明了凡事不能過偏,否則會適得其反。明明是補藥,份量多了會變毒藥,正因如此;明明是一只好股票,注碼太重反而會輸錢,亦因如此;明明前人所教的是一套好方法,過於偏信反而會得出反效果,也因如此。

談到這裡,基本上也把Joseph兄那條令人搲爆頭的難題解決了,為什麼John Templeton當年不作分析、不用研究,一次過買上百只垃圾股也能賺大錢?答案就在上述的公式。在股市極低迷的時候,股票普遍都有edge,但也有可能買中垃圾中的垃圾而中伏,故最優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分散地買,把Expected growth推到最大。

要注意的是那個大前提,分散投資要在各個選項普遍有edge的情況才見效。譬如二年級的學生去讀一年級或三年級的書,edge就沒那麼明顯了,討論讀多少科好也沒什麼意義了。可見,edge是與timing相關的,若忽略了timing,一味東施效顰地學Templeton持有一大堆垃圾股,後果就不堪設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