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

價值投資=長揸不放?

股市大跌,屍橫遍野,內地股民檢討死因,以一個段子總結之,“新手死於追高,老手死於抄底,高手死於槓桿,價值投資者死於滿倉死扛。”

很傳神,很到位,尖酸刻薄兼而有之,尤其是刻畫“價值投資者”那笨拙而無奈的形象,入木三分。只是,“滿倉死扛”的,真的是價值投資者?

價值投資者被損成這樣,是有點冤。只能怪坊間太多投資者不求甚解,隨便翻翻股神金句,對片言隻語斷章取義去理解,就自封為價值投資者了。譬如,價值投資大師巴菲特的一句“我最喜歡的持股時間是……永遠!”,就往往被“偽價值投資者”理解為股票要長揸,直至永遠。

實際上,股神這句話只是表述了一種理想狀態,他喜歡這樣做,不代表他一定會這樣做。看看他毫不猶豫地清空中石油股票,看看巴郡每個季度交易報告進進出出的紀錄,就很清楚了。

巴菲特談他的農場交易時這樣寫道:“如果我的農場旁邊住著另一個喜怒無常的農場主人,他每天對著我大喊報價,不是要我把農場賣給他,不然就是想把他的農場賣給我……如果他今天報了一個低得不可思議的價格,而我還有一點閒錢,或許我會買下他的農場。如果他喊出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價,我也可以把我的農場賣給他,或是繼續經營農場不理他。”

這說明了價值並非無價,是有價格的,價值如何也是因人而異的。你先開個“價”讓我掂量掂量,我覺得“值”,成交,就是“價值”。

價值的掂量既包括買,也包括賣,根本沒有長揸不賣的問題。

再看看巴菲特的老師、價值投資鼻祖Benjamin Graham的觀點,在其大作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之中的第4章,談到防禦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策略時,他這樣寫道:

“作為一項基本的指導原則,我們建議這種投資者投資於股票的資金,決不能少於其資金總額的25%,且不得高於75%;與此相應,其債券投資的比例則應在75%25%之間。這裡的含義是,兩種主要投資手段之間的標准分配比例,應該是各佔一半。根據傳統,增加普通股比重的合理理由是,持續的熊市導致了‘低廉交易價格’的出現。反之,當投資者認為市場價格已經上升到危險高度時,則應將股票投資的比例減至50%以下。”

Graham這段話說得清清楚楚,看起來反而更像個波段操作者,熊市時加倉,價格上升後減磅。既不會“滿倉”,更不會“死扛”。

4 則留言:

  1. 我喜歡巴菲特理念。
    我喜歡這句,持有至永遠,這是最理想最簡單的投資法。
    當然現實未必每股皆理想,但從巴菲特持股中卻是找到,如可樂,巴郡保險業務,足以持有半世紀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當「價格」升至大幅拋離「價值」時,就是賣出的時候。

    回覆刪除